招考信息
升学关键之战:强基、综评角逐 “C 位”,谁是孩子的最优解?
时间:2024-10-15 浏览:1059


2024年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情况
新高考之后,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招生类型,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升学通道。作为提前批里的招生类型,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也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2020年开始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目前在全国39所高校试点。
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2024年,海洋科学专业和地球物理学专业首次被纳入“强基计划”。
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可选择一所高校,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强基计划目前已经实行了多年,今年已经开始有了转段分流的数据呈现,通过强基计划的实施试点,我们会发现有更多的家长和考生选择强基计划这种报考形式,因为强基计划不只是一种招生类型,更是一个综合的培养平台。在强基计划的平台里,学生可以打好基础,然后再去发展专业,同时又可以在同一所大学里学到它的精华所在。因为每一所试点高校都是985高校,每一所高校都会拿出更多的资源倾斜于强基计划的培养平台,所以无论是在哪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在强基平台里进行深造,学生个人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
通过近几年的试点,已经有更多的家长认可强基计划这种招生类型,通过今年的录取数据来看,也是有这样的呈现,报考强基计划考生的分数稳中有升。


综合评价招生
除了强基计划,在提前批里,综合评价招生这种招生类型也比较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综合评价招生可以分为两种体系,一种体系就是在山东省统一来组织报名,统一规定相应的条件,条件之外各个学校再提出自己详细的条件,这是属于山东体系的招生院校。2024年是11所高校招生,具体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除此之外,还有全国的招生体系,有好多学校是面向包括山东在内的其它省份来进行招生,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科技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共8所高校,也在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很多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综合评价招生山东体系和全国体系有何差异,其区别之一就是省内体系的这11所招生院校,是在学信网统一组织报名,省外体系这8所招生院校是在各自的学校网站进行报名。
对于综合评价招生而言,今年招生计划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呈现一个比较好的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山东师范大学和青岛大学,增加的计划尤其明显,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增加了80个招生计划,青岛大学今年增加了50人。虽然今年增加了招生计划,但是录取分数并没有降低,而是呈现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向前发展的一个态势。
特别是很多专业进行了优化,比如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工科试验班(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类拔尖班)采用2+2跨校区流动培养模式,前2年在威海校区(威海市)培养,后2年在校本部(哈尔滨市)培养,由校本部高端人才担任班主任,与校本部学生享受相同推免政策,这种方式极大吸引了考生的报考热情。
通过今年对于综合评价招生相关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也会发现的确呈现稳中有升的一个态势,就是总体平稳,但是个别专业录取分数线上升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两个阶段。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985大学,也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从往年录取情况看,录取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分数低5-30分。
缺点是招生专业大多都是基础学科,选择范围有限。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层次广,985、211、双一流、省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都有,选择范围广,招生专业多是本校优势学科或普通专业。
从历年高校录取情况来看,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大多比统招低5-30分左右,省属重点本科高校能达到20-40分左右,想低分进名校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综合来看,综合评价降分幅度更大!但由于强基综评招生院校大多不同,但可以同时报考,考生家长可双重准备,提高报考通过率!






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如何择校

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更广,面向全国招生。
综合评价招生范围招生省市覆盖面相对较小,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昆山杜克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面向全国或多省市招生,面向山东省市招生的山东省内院校有9所,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强基和综评可以同时报考,建议符合条件的山东考生两者兼报。针对不同山东考生有如下报考策略:
1、针对顶级学霸
对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考生,且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兴趣的考生,建议综评强基兼报,多一条升学途径进入名校的几率更高。
综评院校里,可关注国科大、浙大、复旦、上交、南大、港中大(深圳)等校,强基计划可报考清北、华东五校等。
2、针对中高层次考生
对于成绩中上等的考生,建议关注针对山东本省招生的985、211大学及南科大、上科大、北外等,同时也可关注同层次或者稍高层次的强基计划院校。
3、针对普通学生
针对普通学生的综合评价院校,山东省属院校有9所,只有本省的考生才可以报考。
平时成绩在560分以上的考生,也可以尝试报考分数相对低一些的强基计划院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温馨提醒:综合评价报名最早在每年9月开启,山东省内综评院校于每年2-5月份集中进行,综评简章于4月中旬集中发布,报名时间较为紧张,大多在5-14天左右,山东考生家长务必重视,提前准备好报名资料。

📍高中战略选科 📍 多元升学路径
📍 强基计划 📍 综合评价招生
📍 高品质研学活动 📍 白名单赛事辅导

详询:
张老师 13335142311
下一篇:没有了
升学关键之战:强基、综评角逐 “C 位”,谁是孩子的最优解?
时间:2024-10-15 浏览:1059


2024年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情况
新高考之后,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招生类型,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升学通道。作为提前批里的招生类型,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招生也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2020年开始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目前在全国39所高校试点。
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2024年,海洋科学专业和地球物理学专业首次被纳入“强基计划”。
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可选择一所高校,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强基计划目前已经实行了多年,今年已经开始有了转段分流的数据呈现,通过强基计划的实施试点,我们会发现有更多的家长和考生选择强基计划这种报考形式,因为强基计划不只是一种招生类型,更是一个综合的培养平台。在强基计划的平台里,学生可以打好基础,然后再去发展专业,同时又可以在同一所大学里学到它的精华所在。因为每一所试点高校都是985高校,每一所高校都会拿出更多的资源倾斜于强基计划的培养平台,所以无论是在哪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在强基平台里进行深造,学生个人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
通过近几年的试点,已经有更多的家长认可强基计划这种招生类型,通过今年的录取数据来看,也是有这样的呈现,报考强基计划考生的分数稳中有升。


综合评价招生
除了强基计划,在提前批里,综合评价招生这种招生类型也比较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综合评价招生可以分为两种体系,一种体系就是在山东省统一来组织报名,统一规定相应的条件,条件之外各个学校再提出自己详细的条件,这是属于山东体系的招生院校。2024年是11所高校招生,具体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除此之外,还有全国的招生体系,有好多学校是面向包括山东在内的其它省份来进行招生,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科技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共8所高校,也在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很多考生和家长比较关注,综合评价招生山东体系和全国体系有何差异,其区别之一就是省内体系的这11所招生院校,是在学信网统一组织报名,省外体系这8所招生院校是在各自的学校网站进行报名。
对于综合评价招生而言,今年招生计划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呈现一个比较好的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山东师范大学和青岛大学,增加的计划尤其明显,其中山东师范大学增加了80个招生计划,青岛大学今年增加了50人。虽然今年增加了招生计划,但是录取分数并没有降低,而是呈现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向前发展的一个态势。
特别是很多专业进行了优化,比如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工科试验班(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类拔尖班)采用2+2跨校区流动培养模式,前2年在威海校区(威海市)培养,后2年在校本部(哈尔滨市)培养,由校本部高端人才担任班主任,与校本部学生享受相同推免政策,这种方式极大吸引了考生的报考热情。
通过今年对于综合评价招生相关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也会发现的确呈现稳中有升的一个态势,就是总体平稳,但是个别专业录取分数线上升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两个阶段。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985大学,也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从往年录取情况看,录取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分数低5-30分。
缺点是招生专业大多都是基础学科,选择范围有限。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层次广,985、211、双一流、省属重点、普通本科高校都有,选择范围广,招生专业多是本校优势学科或普通专业。
从历年高校录取情况来看,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大多比统招低5-30分左右,省属重点本科高校能达到20-40分左右,想低分进名校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综合来看,综合评价降分幅度更大!但由于强基综评招生院校大多不同,但可以同时报考,考生家长可双重准备,提高报考通过率!






强基计划与综合评价如何择校

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更广,面向全国招生。
综合评价招生范围招生省市覆盖面相对较小,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昆山杜克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面向全国或多省市招生,面向山东省市招生的山东省内院校有9所,分别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强基和综评可以同时报考,建议符合条件的山东考生两者兼报。针对不同山东考生有如下报考策略:
1、针对顶级学霸
对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考生,且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兴趣的考生,建议综评强基兼报,多一条升学途径进入名校的几率更高。
综评院校里,可关注国科大、浙大、复旦、上交、南大、港中大(深圳)等校,强基计划可报考清北、华东五校等。
2、针对中高层次考生
对于成绩中上等的考生,建议关注针对山东本省招生的985、211大学及南科大、上科大、北外等,同时也可关注同层次或者稍高层次的强基计划院校。
3、针对普通学生
针对普通学生的综合评价院校,山东省属院校有9所,只有本省的考生才可以报考。
平时成绩在560分以上的考生,也可以尝试报考分数相对低一些的强基计划院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温馨提醒:综合评价报名最早在每年9月开启,山东省内综评院校于每年2-5月份集中进行,综评简章于4月中旬集中发布,报名时间较为紧张,大多在5-14天左右,山东考生家长务必重视,提前准备好报名资料。

📍高中战略选科 📍 多元升学路径
📍 强基计划 📍 综合评价招生
📍 高品质研学活动 📍 白名单赛事辅导

详询:
张老师 13335142311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
1
升学关键之战:强基、综评角逐 “C 位”,谁是孩子的最优解?
上传:2024-10-15
-
2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上传:2024-04-30
-
3
山东财经大学2024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上传:2024-04-25
-
4
山东夏季高考6月7日起举行,6月26日前公布考试成绩
上传:2024-04-24
-
5
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百问百答 (2024版)
上传:2024-04-24
-
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上传:2024-04-23
-
7
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上传:2024-04-23
-
8
青岛大学2024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上传:2024-04-23
-
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上传:2024-04-23
-
10
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上传:2024-04-23